歷史傳統
About Us
沙棘微歷史
一代天驕成吉思汗,當年帶著他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的時候,為了提高軍隊遠程的實力,將一大批體弱多病,奄奄一息的戰馬拋棄在沙棘林中。
令人始料未及的是,待到成吉思汗帶著他剩余的部隊凱旋而歸,再次路過這一片沙棘林的時候,那群他曾經遺棄的兵馬老馬不但沒有喪生,化為枯骨,反而回復往日體壯時如赴戰場的神采奕奕。將士們萬萬沒有想到如此沙棘竟然有讓弱馬起死回生的作用。
于是,成吉思汗下令讓戰士們采摘許多沙棘隨軍攜帶。果然,將士們服用沙棘后,身強體壯,精神抖擻,作戰英勇。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后,下令蒙古御醫用沙棘研制出了很多的蒙藥,具有強筋健骨,增強體質的功效。成吉思汗是國際三大征服者當中做長壽的。
俗話說:人生七十古來稀。按理來說,蒙古的醫學沒有中原的興旺。古代的醫學遠遠沒有當今的先進。古人很多都是英年早逝,或者像事必躬親的諸葛亮,出師未捷身先死,兢兢業業,早早走完一生。像成吉思汗這種,長年征戰,居無定所,風餐露宿的,卻能長壽綿綿的,實在是不多見。這與服用沙棘蒙藥必有聯系。
無獨有偶,在古代西方,沙棘能治病強身的案例也有歷史記載。沙棘的
拉丁名為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,意思是“使馬兒閃閃發光樹”。據古希臘記載,古希臘時代,各城邦戰爭不斷,到處殘垣斷壁,滿目瘡痍。
有一次,斯巴達人打仗勝利,但是,有很多的戰馬卻已經是奄奄一息,生還的幾率很小,但是斯巴達人也不忍心就這樣拋棄跟自己出生入死的戰馬。于是,斯巴達人就把心愛的戰馬放在了一片沙棘林當中。令人驚訝的是,這群戰馬非但沒有死去,反而比先前膘肥體壯,披毛也更加光亮??匆娭魅诉^來,呼嘯而過,奮蹄長嘶。
最終,他們發現,這群被主人放生大自然的戰馬,在沙棘林,托著疲憊的身軀覓食游走,吃的是沙棘果,喝的是沙棘林的水。這就是沙棘林拉丁文的來歷。
康熙年代,清朝御醫用沙棘來調理征戰將士的身體素質。軍醫在采集沙棘果,擠出沙棘果汁放入將士們喝的飲水當中,將士們用沙棘汁泡水,連喝數日,體力恢復大半,為日后的戰爭的勝利起到強有力的支持。
四十年前,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。因為缺氧,許多人出現高原反應,耳鳴目眩,嘔吐頭疼,發燒暈厥。這個時候,藏族人民采集沙棘果,讓高原反應患者服下。不多久,頭昏嘔吐現象消失,解放軍又恢復進藏前的神采奕奕。
沙棘被日本稱為“長壽果”、俄羅斯稱為“第二人參”、美國稱為“生命能源”、印度稱為“神果”、中國稱為“圣果”、“維C之王”。沙棘起源于一億年前,歷經喜馬拉雅山脈的造山運動和青藏高原的隆起,承受了第四紀冰川期和荒漠化的嚴峻考驗,頑強地佇立在荒漠當中,是生命力極為頑強的植物。在溫差巨大,零下50度和零上50度的荒漠也能生長,耐干旱,耐鹽堿,耐貧瘠,堪稱世界最神奇植物。